两栖爬行类动物,如蛇,蛙,蜥蜴等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喜爱动物的人的家庭宠物。饲养这类动物除了需要爱心与耐心以外,更要注意对于环境的布置。两爬动物与一般家养动物不同,它们很难在居室等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生存,于是大多数人采取的方法便是布置一个饲养缸,让饲养缸内的环境模拟野外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两爬动物能够得到安全感,进而可以消除它们的紧张,使爱好者们能够更好的去观察,了解它们。

生态缸的布置是很有讲究的,不但要考虑到空间密度问题,还要考虑到湿度以及光照等等的问题。不同种类的动物所要求的环境都是不同的,考虑到这篇论文是花卉艺术课的结课论文,我所叙述的重点将围绕着花草种类的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同时还会提及一些养护的策略以及和花卉生长有关的湿度问题。我假设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空缸,并且空缸已经被分割成为水,陆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干扰(即水不会直接流到土壤中造成土壤过湿)。这可以通过在缸中安置一块玻璃板来完成。

在陆地部分,我们可以先来选择植入草坪。植入草后,可以使陆地部分的土壤凝结在一起,不易滑动。但在植入之前一定要确保所养的动物体重不会将草皮践踏乱。还有要注意缸中的整布局,湿度不能太大。被频繁踏过的容易受损,在水多时容易变得泥泞不堪。

下面的问题是到底是铺设草皮,还是播种。这两种方法都能建成一个草环境。我的建议是铺设草皮。因为这样见效快,土壤也不用精耕细作。况且本身两爬类动物就有乱挖土的习惯。使用草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不被翻起。而且草皮的更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般草种的选择可为大穗结缕草(zoysia macrostadya)或者中华结缕草(zoysia minica),这两种草种的抗性效果较好,而且比较耐阴湿。在很多地方都被用作固土护坡的植物,此外,它的茎叶柔嫩,不会对两栖类的动物娇嫩的外皮造成损伤。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生态缸的长宽都很有限,因此在草长到一定高度时从缸的侧面观察动物就会有很大的不便。因此建议在草坪的选择上以低矮型的草类为主,同时适当降低陆地侧土壤的高度,使土层略低于水平面,这样在草生长旺盛时,陆地处草的高度也仅是略高于水平面而已,这样可以增强该生态缸的美观性。

在生态缸陆地与水体的边沿地带,应种植一些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并兼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我推荐的是燕子花(Iris laevigata)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泽泻(Alisma orientale)和水菖蒲,小果草(Microcarpaea minima)。

用它们布置在水陆交界之处,可使水陆交界处变得柔和而不生硬,给人一种纯自然的和谐感觉。这五种地被植物栽培管理粗放,生存力很强,能够在沼泽中生存,而且叶片质地较柔软。但在极小型缸中可能会因为它们有些的地下茎成球形而导致没有足够的空间栽种,球形的地下茎需要占据较大空间。覆盖植物的栽培,是整个生态缸中布景的点睛之笔。既美化了生态缸,又维持了生态缸中的生态平衡。

在陆地方面,应种植大叶耐湿的植物(花卉)或者是小叶,但枝叶浓密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给两爬动物提供隐蔽所,同时还应注意不要选择带刺的植物,因为它们很有可能会伤及两栖类的皮肤。

因此我建议种植蕨类植物,如铁角蕨科的巢蕨(Asplenium nidus)。巢蕨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全年都可以生长。同时,因为其常附生于大树或岩石上(又名倒挂草)。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与沉木或者枯木相附。这样即美化了枯木,又能给两爬动物营造一个很好的隐蔽环境。当然,鞭叶蕨,凤尾蕨,铁线蕨,鹿角蕨也是可以选择的。如果生态缸足够大,那么还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栀子花,但一定要保证缸内的排水系统足够良好。因为生态缸不像一般的花盆,它没有排水槽。而且还有水环境,因此极易出现盆内湿度过大的问题,排水的不畅,极易造成病菌,丝虫,霉菌的滋生。因此在浇水方面一定要慎重,而且一般不能施用有机肥料。

卷柏(雉鸡尾)有也是一种极好的生态缸植物,其喜湿,生长期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达到60%-80%。这在一般的北方环境中很难达到,但在生态缸中,因为防止两爬动物的逃逸,所以缸一般都加盖。因此环境湿度经常在70%-80%左右。而如果要栽种像虎耳草(金钱吊芙蓉),西瓜皮椒草,黄金葛等需要土壤见湿见干的花卉时,可以采取直接放盆的方法。即不直接将其栽种于土壤,而是放到花盆中。这样,花盆中的土壤的干湿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了。一般来讲,生态缸中主要栽培蕨类植物,再配上少许多叶喜阴的植物即可。因为某些花香可能对两爬的生长有影响。在生态缸中种植花草时,一定要注意以草,木本植物为主,少种鲜花。尤其不要种植香气过于浓烈或者有毒性的如夜来香,夹竹桃,杜鹃花,含羞草,一品红,马蹄莲之类的花草。同时,根据生态缸环境湿度大的特点,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土壤湿度,一般来讲,养土湿度为15%-18%,绝对不能超过21%。否则养土变成稀泥。极易造成种植花卉根系的腐烂乃至死亡。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安装空气清新器或者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等方法来保证对缸内湿度的适宜。对于已经产生霉菌的生态缸,可以通过在通风换气的基础上,在陆地侧撒些草木灰之类来应急,同时应喷洒1%的福尔马林或0.1%的高锰酸钾。

以上我只是粗略地讲述了下我个人对于两爬生态缸建立的一点看法。因为大多资料都是从书中得知,我也没有亲自实际验证。在之前也几乎没有相关建造的经验。因此,难免会出现纰漏或者错误。同时,在水生菌类控制,土壤菌类控制以及生态缸循环过滤系统以及温湿控系统得建立因为超出了本课程的范围,因此略去不谈。

参考文献:

熊济华,唐岱 2000 藤蔓花卉

王意成 1999 时尚观叶植物

Dorling Kindersley 1999 Plants for shade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Lawns and Ground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Flower shrubs cover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Annuals & Biennials

湖中华,刘师汉 1994 草坪与地被植物

孙钜,得一兵 2000 微型花卉

曾秀云,马仁华 2001 科学养蝎技术200问

Lasing M.Prescott John p.Harley Donald A.klein 2003 微生物学

作为一个80后人,让我来评这部影片似乎不太合适。毕竟这部影片讲的是我父母那辈儿的事了。不过,这片子讲的是青春,不是年代。事情可能不一样,人的状态却是一样的,所以我以我的观点来评议下这部影片。

全片的色调是那种有些刺眼的黄绿色夹着一点点白,这种人造的阳光笼罩着全片,给人一种躁动的感觉。伴随在和当年的老歌及画面上恣意流淌着的阳光,一个特殊时间特殊环境中关于一些少男少女的大画卷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我很喜欢这种摄影的基调,黄绿色交杂,正如每个人的青春一样,在不断地燃烧着的同时却又带着一丝青涩。开头讲述他们上课戏弄老师的那一段让我明白了,原来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都是差不多的。调皮,恶搞,这的确是只有在那青春的岁月才存在的事情。然而,也许电影表达的并不只是这些,那烈日刺眼般地光芒仿佛又只是我的幻觉。那个红色的岁月,也许并没有这样的美好,至少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是这样的,然而电影却又故意弱化了那时代的残酷,只有在老师对这群孩子所做出的出格的事情感到无奈的时候,才隐约体会到些许那时代的影子。

我很喜欢影片中的男主叫马小军,他和我或者说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地方—我们的生活里都有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另一个则深深埋藏于自己的心底。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成为英雄,可以把一根棍子想象成为一柄巨剑,冒着傻气,丰富而又让“过来人”感动。在这段,我对该影片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之后,马小军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深一跃,只是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他从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长发时专注且幸福的表情,他还将米兰悬挂在床边的照片想象成穿着泳装等。在这些细节处,我脑海中隐约地闪现出我小学时代某些时刻的瞬间,它们竟是如此地相似。

王朔的小说原著我没有读过,所以不好定论这部改编作品是否能体现出原著的精华。但我确信我很喜欢影片所表现的“那个”时代(也许它并不是真实的)。影片关注成长,这恰恰表现了正在成长中的我们。

然而影片最终还是把“现实”推给了我们。先是马小军落入水后,一次次地努力着接近岸边,却每每在接近岸边之时,就有一条腿将他踹回水里,优雅的音乐配合着干净的画面,一次有一次徒劳的努力。这些在我脑海中,浮现出“现实”二字。现在不是革命年代,现实没有那么苦,但它总是一次又一次“优雅”地折磨着我们。其次是影片的结尾,那黑与白的色调让我眼前一黑,仿佛时光倒退了一般。马小军长大了,他和他的朋友有的成了大款,有的成了英雄,名利双收,喝着高档酒,坐着高档车。我再也找不到那个熟悉的马小军了。当青春消逝后,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再出现。古仑木也不再对“glum glum”回应以 “欧巴 欧巴”。

“傻B”

这一句狠狠地骂仿佛把过去的一切都撕碎了,我不得不佩服这一黑色幽默,一句简单的话,顷刻间粉碎了诗意的完美。

于是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正在上机械制图课,总算是忙里偷闲找个空子来写点东西。这周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曲辰网的div+css网站重构..这件事必须得要在今天的6:30前交。当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从前天开始我就开始坐在电脑前 不停的敲代码 这庞大的曲辰网那几千行代码要全部进行重构是相当的困难的。我不但得分析原来代码的结构和含义 还要重新写相同意思的css 和xhtml同时还要把css分块 以便于以后的整体风格的修改...忙得我晕头转向的,现在看来在dead line前肯定是做不完了。哎 我确实尽力了 但是这么庞大的网站让我在这么短时间内全部重构还是不可能的啊...然后这次的责任又是让站长来扛..觉得有点点对不住他。早知道当初就不接这个棘手的任务了。

选修课全面开课 感觉还行 现在必须要抽空来学习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块的时间用来复习了。忙啊忙。

英语晨读我就去了一次..主要是太累了 起不来 而且如果起的太早的话上第一节课就该犯困了..

现在已经把计划安排到了周日了 但愿一切能够顺利进行。

春天~~我喜欢!~ 人和人要靠近终是有诸多不便,所以要么修得亲密至极,要么默契地猜忌。总是难有保持距离的关切,互相欣赏的距离。年少人总是不懂,愿以扑火姿态迎那场场流光,总只能叹着说是这般那般壮美。然我尤为喜好人出于天分浑然的保持和维系。

I'm gonna be a sophomore. 现在混迹于07新生群中。 跟去年一样,学弟学妹们在争先恐后的问一些很弱智的问题,大学在他们眼里还是很新鲜的一个事物。 -宿舍什么样?都有什么社团?分级考试考什么?有什么运动项目可以参加?吃饭..睡觉..无所不包。 我以前也是这样。 新生们个个斗志昂扬,要大干一番事业。 我以前也是这样。 只是真正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人呢?我本来想对他们说很多,想把自己的看法全部说出。但,有必要吗?也许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摸索。 大一,不是那几本课本,那几次成功或不成功的活动,那几次重要或不重要的考试。而是对自己人生,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摸索规划的过程。走过这一年,自己确实成长了不少。这一年,经历过刚入学的兴奋,以及兴奋退去后的迷茫,感情上的挫折,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考试的失常。挫折一个接一个,我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笑着迎接下一天。那时最怕静下心来,因为未来对我来讲是一片迷茫,而所谓的“过去”也并不美好。

梦想成为一名化学家,在脑海中构建一个个复杂的有机方程式 但来到大学,他们告诉我,工科不学化学。 梦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在研究室里面,探究生命的秘密 但来到大学,他们告诉我,工科不学生物。 于是我只好放弃化学和生物--我最拿手的科目

朋友问我:“你是不是感到迷茫啊?”,对,一切都要“白手起家”,于是便缺乏自信,所以感到迷茫。 但我还是一步一步战战兢兢走过来了,虽然做的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好,但我找到了目标,可以说,成功“转型”了。当然,也许现在的目标,在未来看来也很幼稚。但多少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而且,自己也在不断的努力中通过成绩,通过学习,一点点建立起对这门学科的自信。

下一年将是积累的一年。没有了迷茫,前进的会更快。

四年下来,我会变成什么样的“我”?

。。。 我说:大学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 我说:周围的人总觉得跟我都有一点距离 本来我还以为出了高中 大家不再为高考竞争了 所以能够成为比较贴心的朋友 结果看来我错了 很多人给我的感觉都非常奇怪 总有人为了一些很小的利益 把友情就都抛到脑后了。 我说:人一大了,就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我说:有的时候感觉自己确实成长了。 我说:大多数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的 跟他们在一起总觉得感觉非常奇怪 总有些话不能说。 我说:呵呵 有一些真诚的朋友多好啊。 我说:也许生活本身就很奇怪~ 我说:大学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当你拼搏的时候总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是拼搏失败的痛苦却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以至于过了一段时间,你都忘记了你曾经要“发誓”做的某些事情。 我说:“责任”也许是最难学明白的一门课程了,好在我已经开始学习了。 我说:19岁是我在变成2X之前的最后一年了,马上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年龄段了 我说:在frosh阶段的迷茫终于要离我而去了 那感觉真的不好 我说:.... -无奈的分割线==-

大学一年了 哈哈哈哈 不再是一个fresher了 还记得刚来学校报道时的那种感觉,有点紧张 感觉像是要去军营 第一晚都没有睡好~

其实大一还是很辉煌的--我曾经在深夜徒步走到了天安门,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在夜幕中的广场。我曾经在辩论赛场上面慷慨激昂的反驳对手。我曾经坐在电脑前为了设计一个图案熬到深夜。对了 貌似我还给别人讲过Dreamweaver 然后还做过什么呢 嗯 和班长一起组织了一次郊游 还有一次辩论会 还有什么呢

生活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的过去 所以每当回忆的时候 总觉得每天的生活是那么的平庸

但是其实所谓的回忆 不一定是在那一瞬间你做过什么事情 而是 一种感觉 或者说是一段时期的一种感觉 除了跳动的音符 没有什么的东西可以表达的了

先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