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河南之行,去了中岳庙,也算是来过了这孕育人类祖先的中岳大地。一路上去了很多佛教寺院以及道观,又被高明元普及了一番宗教学的知识。最后一向讨厌僧房禅院的我,也不免受到其感染,不得不说寺庙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造的第一座寺院,而少林寺则已经名扬海外。于是这两座寺院里面香火旺盛。不过尽管少林功夫确实精彩,这两座寺院还是太过于商业化,直至参拜归来也难以寻获一丝清静。

有的人说:“我一进寺院,心就变得平静下来。”不过我确实是例外,总有种幻想,觉得这种地方不适合我这种人——年轻气盛,自然心中难以有着对佛法的一种敬畏。相反,上了岁数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来这里烧柱香,也许也是一种对生活幸福的追求方式。道观里面有个老太太对着观音哭啊哭,像是在诉说罪孽。我是极为看不上这种事情,生活的改变不是你对着一尊泥像哭几下就能成的,哪怕是哪泥像已经开了光——年轻人对佛的看法就是这样,不怕天不怕地,自然也不信佛。

但高明元告诉我,对佛而拜,对菩萨哭泣其实是一种宗教体验。当你确实这么做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宗教的魅力。并说,拜它们不一定要信它们,就当是一次体验好了。于是我在后来还真的诚心拜了几座佛,不得不说,将希望寄托于佛,小小的期望祈求一下,也许真的可以将你的想法在潜意识中深深地植入。

给我感觉最好的庙宇是中岳庙和繁塔。中岳庙很大,是个道观,可是因为名气不大,来得人很少,因此里面也就格外的清静。以前我对道士的印象都不好,没来由的总觉得他们都是骗钱的。这次来到中岳庙,在我拜谒观音的时候,道士非常认真地帮我们敲击钟铃。而后,在看我背着10几斤的超大背包走的满头大汗时,一位老太太,笑眯眯的让我们站在一座庙的后门处——那里有阵阵从外面吹进的凉风,很是舒服。我感到道士心比较善。繁塔后面有个佛堂,据说脚下7-8米处就埋有3个舍利。里面有位和尚,为我们做完一番仪式之后给我们讲述了一番做人的道理。那几句话也许他对所有人都这么说,也许就是为了让我们施舍些钱财,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反正我觉得对于我是很有收获——只记住了个大概,最有启发的几句是“凡事要抱着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要有上进心。”我觉得对于所有人,这两句话都是适用的,愿与大家共勉。

进多了佛院寺庙,感觉自己已经渐渐能够心平气和的去看待很多事情。很多时候能够让自己不再受到情绪的控制,跳出琐碎的小事、已过去的往事,让自己的心只瞄向自己最终的目标,并一步一步去实现。

这次去的几个城市除了郑州外都不算大,感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晚上11点钟还曾在郑州市里面“夜游”,身处他乡,却感到非常轻松。眼前发亮的霓虹灯以及身边高大的水泥丛林给人一种安全感,而空旷的广场和深夜已经不再繁华的商业街给人平和的感觉。

高明元本着“游”遍天下的理念,毅然跳入了开封龙亭旁的杨家湖,在里面畅游一番。让我佩服不已。

河南之行是自己第一次独立的去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这次顺利的完成整个行程,算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每天都要去很多地方,也是对体力的一种锻炼。这次出行既锻炼了能力又开阔了视野--这段这算是总结

附上初稿

五天的行程在今天顺利的画上了句号。这五天里面我们去了河南洛阳,登封少林,开封,郑州。

先说下对这几个大城市的印象

古都洛阳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城市显得比较小,坐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离开了洛阳城区了。洛阳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人们似乎并不喜欢坐公交车,车上永远都是空荡荡的。洛阳的人民广场修建的很漂亮,特别是夜晚的时候,很多人在这个大公园中锻炼,打牌。登封则显得比较破旧,感觉很像几年前北京郊区的某个县城,做车也不是很方便,要找车必须走很长的路,因为待的时间很短,所以也不好过多评价。郑州的城区很大气,二七路人民广场,太康路,铭公路那里高楼林立。二七路的广场各种品牌店和小吃城娱乐城到处都是,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过街天桥。这里的繁华程度并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昨天晚上我们闲逛寻找美女的时候 还发现了一家MickyMouse的专题店,很兴奋地进去逛了逛,结果感觉...很不合适,哎..毕竟不是小孩子了,老大不小的进去逛还真是感觉不太合适。 不提了..开封这个城市我很喜欢,因为城里面湖水很多,空气很潮湿,很凉快,整个城市仿佛就是建立在湖畔。我最喜欢水的气息。遗憾的是,开封的城市发展的不是很好,显得很破旧,到处都是平房,没有几座高楼大厦,街区显得比较脏比较乱。

这次去的地方以佛教道教的文化古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