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我今天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在这里讨论这个未免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过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下的。我先把我的一些感想写出来,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指正。

首先,因为我只是大三,也没有找工作的意思,所以今天是空手去招聘会的,不过还是成功的引起了几家公司的注意,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当然,下次如果我再去的话一定会准备份简历。

如何引起招聘会人的注意呢? 我认为,首先,你要分清楚前去招聘的人到底是公司专业的HR,还是雇佣的一帮菜鸟。如果你看那个展台只收简历,并没有和你详谈的意思,那么你也就别投简历了。 道理很简单,那家公司根本就没有重视这次招聘。你投过去又能有多大的用呢?如果你真的想去那家公司,你肯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不只是扔过去一份简历。

好了,假设现在你面对的是专业的HR了,那么又该怎么做呢? 其实找工作和做黑客是有相似之处的,首先,你要先摸清楚这家公司的底细,也就是他们希望要什么样子的人。这个一般可以通过浏览他们公司的介绍(一般就在展台旁边等处),以及询问公司HR来得知。如果你发现你的能力以及专长并不是他们所希望要的那类人,那么也就不要浪费时间再问了。比如,有的公司就是想招个老师,那么学历就很重要,而像我等undergraduate,就不要奢望能捡到这份工作了——这年头估计硕士都没戏,毕竟博士都大把大把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是不是能够抢到手呢? 首先,如果你觉得你有能力,那么不要去管招聘条件。比如今天我遇到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学历——这个职位一下就把测控专业,本科的我给刷下去了,但其实我还是成功的给他们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而没有拒绝我,为什么?

诀窍就在于我成功的推断出来那家公司想要的人:

当时在我前面有个同学这样问:

“你们是不是只要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我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但是我也学过JAVA,并且开发过相关系统。你们会不会要我?”(大意)。

HR回答到:

“你对JAVA了解有多少?我们上面的这些你都会么?”

同学答:

“我也不能说是太熟悉(注意这里!),就跟导师一起做过项目(注意这里,这人可能是传说中的牛逼研究生),做过相关的开发。我觉得你们公司不一定要招聘像你们写的那样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你们写的那些有些非相关专业的人也都会,你们也可以考虑的啊(在最后注意下这句话——这句话直接导致他这次套磁失败)”

HR毫不留情的(我的形容词)说到:

“对不起,其实我们公司用的语言并不是JAVA(千万记住这句话),我们的工程师已经开发好了一个游戏引擎,用的是另外的语言,我们之所以要招计算机的学生,是因为他们的学起新的语言来相对比较轻松,有基础,所以我们不招非本专业的人。”

OVER..

好了,作为黑客,那么当你获取到这些信息后会得出什么结论?这家公司不要非计算机专业的人?? 大错特错。

我的结论是:这家公司希望招聘到能够进去稍微培训下就能干活的人。 千百万的毕业生,都很牛逼,怎么招? 自然是要限定专业,而且他们公司需要做的是引擎的二次开发(从上段话中推断),那么他们自然害怕本科生没有那种技术,认为硕士生可能会比较牛逼些。

OK,分析完毕,那么下面就是我的表演时间了。

入侵的第一步——吸引对方注意。

要想一下子吸引对方注意,就要知道对方对什么会比较敏感,弱点在哪里。很可惜,大多数情况下你猜不出来。不过还好,你没必要一下子猜出来,你只需要知道一个范围就行了。

我先说:

“你好,我也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的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但是我对你们公司的技术很了解,比如JAVA。(先亮出前提)。我还对脚本语言Python以及Lua比较感兴趣。(上面这句是关键)我参加过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主要做XXX用过XXX,URP.....(这里主要是吹就行了)”

好了,为什么要说脚本语言?为什么要提Python Lua? 首先,我问的公司肯定是家游戏公司,而且他们还有套自己开发的引擎。而且还不是用Java开发的。 那么如果你但凡知道一丁点的关于游戏引擎的知识,你就应该了解到脚本语言是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具体是Python还是Lua,还是两者都有? 这个你是不可能知道的,不过你可以像我这样去套HR。

HR(眼睛一亮)说:

“哦,我听你说你对Python很感兴趣? 我们公司的引擎就是使用C++和Python开发的。 你听说过XXXXX嘛?”

我:

没听说过。

入侵第二步——控制谈话主题,有意引领敌方进入我方阵地

这里很重要,也很关键。首先,你不要害怕这种情况,就是:你提出一个“Python”后,对方会大肆利用相应名词来进攻你。为什么呢,因为经过我们的分析,这家公司并不是要聘一个会Python的,否则他们干脆就写找Python的大牛不就行了。他们写了Java,那么就是说他们并不会因为你不会Python而拒绝你。当然,在他提到XXXX的时候,如果你不想陷于苦战,那么就不要说会,除非你真的会 哈哈。

HR(继续):

“你带简历来了嘛? 你是什么专业的?”

我如实回答。并且再次提到我做的项目——使用名词轰炸(这里要保证你说的你都会,否则就不如不说)。提我做过的项目的目的是要转移话题,把话题从我不懂的Python转到我熟悉的领域上来,而给对方一种我什么都会的错觉。

入侵第三步——展示你的专业性,给对方沉痛打击

HR:我们公司找的就是.....希望你能够对我们的引擎进行.

我抢话到:“二次开发”

HR:"对,二次开发"

XXX

XXX

以下省略技术用语对话n句,写上来没什么用。

这里的抢话很有用,能够体现你的专业性,平时注意多多使用行业黑话及隐语(argot)。

HR:"我把我们公司的邮箱联系方式给你留下吧,你把你的手机和邮箱给我留下。我们会再通知你面试的时间。"

Got it!

好了,我目送那位可怜的研究生GG在听完我和HR的对话后灰溜溜的离去。我则忙着留联系方式。其实我们俩的水平也许真的差不多,也没准他很强,不过看他那么想投份简历(从其渴望的眼神中推测),却被拒掉,真的是很可惜。

因为他不懂得展示自己,不懂得语言的艺术,也没有做过对对方的分析。

盲目瞎碰,最后定是一无所获。

我们再回顾下他的话 

“我也不能说是太熟悉,就跟导师一起做过项目,做过相关的开发。我觉得你们公司不一定要招聘像你们写的那样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你们写的那些有些非相关专业的人也都会,你们也可以考虑的啊”

什么叫做也不能说是太熟悉??怎么算是熟悉? 对方根本没有定下来熟悉的标准,那么你干嘛自己给自己定标准。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如果他比较强,那么他完全可以说他会什么——Struts,Hibernate,Spring,Swing,Eclipse,DW(当然后面这两个还是不说为好呵呵)。你说出来不就行了。 如果你不是很懂,那么你也可以介绍你用Java实现过什么功能。 “相关的开发”,这简直是太模糊了,HR根本不能判断你到底懂不懂。

还有最后那句话,那是能和HR说的吗?! 这句话说的太愣了,给原本友好的谈话添加了不必要的火药味。 所以这个同学结果可想而知。

总结:

说了这么多技巧,however,自己还是一定要有些真本事才能被最终录取,技巧很重要,但他只能让你引起HR的重视和注意,能不能最终录取,还是拼实力。

在校期间,多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位加以了解。 有很多较新的相关知识学校是不教的,比如Python,但是其实一点都不难。你是否知道这些新的东西往往决定了你能否脱颖而出。

在校期间注意积累自己所做的东西。哪怕是作业。一定要知道,HR不一定很牛,HR不会所有的东西都了解,所以你所做的东西在你看来很简单,而他们没准却会觉得你很强。

提升自己的硬性指标。那些较新的相关知识和乱七八糟的一对术语也许能让你获得一份工作,但是要想进入公司后依然牛逼,那么得有想应的实力——比如专业知识,数学技能,编程技能,英语水平,文学修养——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真需要下苦功夫练的。

 

希望这篇拙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